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消费国,胎圈钢丝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。据报告显示,2024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达11.87亿条,同比增长20.16%,直接带动胎圈钢丝需求量攀升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,轮胎需求激增,为轮胎钢丝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。
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消费国,胎圈钢丝行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。据报告显示,2024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达11.87亿条,同比增长20.16%,直接带动胎圈钢丝需求量攀升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,轮胎需求激增,为轮胎钢丝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。
轮胎钢丝圈缠绕工序中钢丝包胶的贴敷效果,直接影响产品质量,给轮胎安全使用带来隐患。在包胶前将钢丝加热到一定温度范围内,对于提高钢丝包胶的贴敷性有很大的帮助,因此很多用户在工艺中将钢丝包胶加热作为标配工序。
然而,钢丝加热并非简单地将其升温即可,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。只有将钢丝加热控制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,才能使包胶的贴敷性能达到最佳状态。一旦温度过高或过低,都会影响钢丝与包胶的贴合效果,进而影响轮胎的质量。因此温度监测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质量管控手段。
目前,在轮胎制造企业中,常用的温度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。一种是使用接触式传感器进行测温,这种传感器通过与钢丝直接接触来获取温度数据。另一种则是使用手持式红外测温仪进行温度取样监控,操作人员手持测温仪,对准钢丝进行温度测量。
在实际的钢丝包胶过程中,钢丝处于高速运行状态,其速度高达 120 - 200m/min。这样的高速运行给接触式测量装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任何接触式测量装置在与高速运行的钢丝频繁接触的过程中,都经不起钢丝的剧烈磨损。接触式传感器在钢丝的高速磨损下,使用寿命变得极短。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设备更换成本,还影响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手持式无接触式测温仪虽然不存在被钢丝磨损的问题,但它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。由于需要人工操作,它无法对钢丝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。操作人员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温度取样,这就导致无法及时掌握钢丝在整个包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。而且,手持式测温仪无法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输出进行集中管控,数据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分析。
因此,温度监测一直是轮胎钢丝圈缠绕工序中存在的质量检测痛点,阻碍着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青岛富森自动化的无接触式传感器具有诸多显著优势。它能够同时追踪多个目标,可以同时关注多根钢丝的温度变化。根据不同的钢丝排列数量,根据不同的钢丝排列数量配置不同的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,确保每一根钢丝的温度都能得到精准测量。
青岛富森自动化的温度监测方案还具有精度高、可报警、易管理的特点。其高精度的测量能力能够准确捕捉钢丝温度的细微变化,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温度数据。当钢丝温度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时,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,及时提醒操作人员采取措施,避免因温度异常而影响产品质量。
同时,该方案还便于企业进行数据管理,能够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分析,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生产数据支持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,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优化生产工艺,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。
如需更多产品信息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。